查看原文
其他

溥仪从清宫运走的珍宝,正在这里展出

文化十分 CCTV文化十分 2020-02-10


 每天十分钟,带你涨知识


如果不是《洛神赋图》、《簪花仕女图》、《瑞鹤图》、仇英版《清明上河图》在辽宁省博物馆同时亮相,恐怕很多人都还不知道辽宁省博物馆竟存有如此多的稀世珍品。


8月17日,辽宁省博物馆低调全面开馆,绘画馆、书法馆、丝绣馆正式试运行,万众期待的重磅展品正式亮相。


展览吸引了各地的观众:有从杭州过来的年轻夫妻,拿着放大镜贴在展柜玻璃上,一寸一寸地看,4个小时过去了,看完了两幅画;


也有从深圳来的祖孙三代,说这次一定要来看看《国家宝藏》中出现的《洛神赋图》;


还有沈阳本地的美术教师,带着一群学生,在展厅里进行现场教学。


△ 宋摹《洛神赋图》


 撰文 | 李程


复原山水图卷景致


辽宁省博物馆“中国古代绘画展”展厅入口,墙上气势浑宏的大幅山水图景,墙边嶙峋的石块,以及从石块中生长出的虬枝,吸引了不少观众驻足。


这些为看画而来的人们似乎要走进画中,又似乎从画中走出。


△ 序厅

这个景致来自宋代李成《茂林远岫图》:远处,巍峨的山峰拔地而起、昂然屹立;近处,小桥流水、泊岸轻舟,还有往来不断的行人车马。


李成长期居住在北方,这幅画描绘的正是北方的山水景致。


策展人杨勇说:“我们需要有一个场景来让大家融入中国古代绘画这个主题,于是有意设计了这个序厅,选择了《茂林远岫图》这幅北方山水画的代表作。”


久违的簪花仕女


辽博曾说这个展览是“以洛神之名,邀约一场久别重逢的文化盛会”。


盛会的开篇便是唐代周昉《簪花仕女图》。


△《簪花仕女图》(文末有高清大图)


它曾牢牢占据中学历史和美术课本的至高地位,以至于不少观众面对真迹时,心头涌现久违的亲切。


△《簪花仕女图》(局部)


而更专业的观众则说“看到了以前在图片上难以看到的细节”。


《簪花仕女图》的作者是不是周昉还有些争议,但它是“目前绝大多数学者都认同的一件唐代绘画作品”。


△策展人杨勇讲解《簪花仕女图》


唐代作品能流传到现在本身就是个奇迹。透过这幅画,我们可以同一千多年前的古人对话,去从中发现那时候人们的绘画风格以及当时贵族妇女的日常生活。


△《簪花仕女图》(局部)


策展人 杨勇:

1972年,《簪花仕女图》被重新装裱,人们发现画中仕女不是画在一块完整的绢上。

以前有专家说该图由三块绢或者五块绢拼凑而成,我们现在看,原件应该由几块不规则的绢拼接在一起的。

从这个角度也证实了这件作品以前不是以卷轴画的形式传世,很可能原本画在屏风上。


亡国之君的艺术作品

△ 宋徽宗《瑞鹤图》

观众对宋徽宗《瑞鹤图》关注度有些 “超乎想象”。皇帝本身是一个杰出的艺术家,这也是一个充满争议的话题。


作为历史上著名的“亡国之君”,宋徽宗连同兄弟、子女、后妃、宗室、大臣等约数千人被掳掠到金国,了却残生,是为“靖康之耻”,直接导致北宋灭亡,可谓遗臭万年。


但宋徽宗在书画艺术上的成就之高,却也足以令其作品流芳百世。


△ 徽宗赵佶行书蔡行勅  卷(局部)


在繁忙的政事之余,宋徽宗是否有时间进行大量的艺术创作,这些传世作品到底是不是他亲笔所作,也成为后世议论的话题。


而《瑞鹤图》是一件确定的徽宗亲笔画,绘画风格和他的艺术境界吻合。画卷上隽秀的瘦金体书法为我们讲述了徽宗绘制这幅作品的缘由——公元1112年,汴梁城上空云气飘浮,一群仙鹤在宣和殿上空久久盘旋、争鸣和应。 

△ 瑞鹤图(局部)

国宝沉浮


王蒙的《太白山图》是展览中元代绘画部分的重要作品之一。王蒙擅山水,与黄公望、吴镇、倪瓒并称为“元四家”。


《太白山图》描绘了浙江太白山天童寺一带的景色,颜色艳丽、山青叶红,秋意盎然。

△  王蒙《太白山图》 (局部)

王蒙曾前往浙江天童寺做客,受到寺里禅师的热情招待,于是画家也报以自己最高的回礼——专门为天童寺画一幅画。“这也是一幅极具传奇身世的作品。”策展人杨勇的思绪似乎也跨越了千年。


△  王蒙《太白山图》 (局部)


王蒙曾作过元朝小官,元末弃官归隐,到了明朝,任泰安知州,被明初著名胡惟庸案牵连被捕,画家的生命也在狱中结束了。


策展人 杨勇:

画作末端有王蒙印鉴的部分,曾经被割掉,有学者认为胡惟庸案牵连了王蒙,收藏者也害怕被牵连,所以把王蒙的印章割掉,时过境迁,又把割掉的部分补回来了。



△  王蒙《太白山图》


前世经历已坎坷不平,今生故事也令人欷歔。


根据辽博老馆长杨仁恺先生《国宝沉浮录》记载,这件作品跟随溥仪从清宫到天津、到东北,从伪皇宫小白楼流散出来后,被当时喜好书画的东北国民政府驻军郑洞国将军收购。


1948年10月,郑洞国被我军困于长春。城内的国民党兵给养不足,军心涣散,郑洞国最终率部起义。他将随身携带的几件国宝级书画,全部上交。


当时辽沈战役打得正酣,这些国宝被夹杂在作战地图及档案资料中,锁在一栋破旧的楼房里,一放就是10年。


△ 《万岁通天贴》 


新中国成立后,郑洞国将军成为全国政协委员,他向相关部门提出了这件事。当时国家文物局的郑振铎找到东北军区周桓将军,周桓从档案地图里翻出了这批国宝,其中也包括了唐代《万岁通天帖》。


而许许多多历经转辗最终入藏辽博的国宝级画作,包括《簪花仕女图》《瑞鹤图》《清明上河图》(1953年调拨到故宫)等,都是溥仪离宫时选带出来的珍品。


梳理绘画史


“中国古代绘画展”以中国绘画史为脉络,分为晋唐五代、宋辽金、元代、明、清五个部分,系统展示了中国绘画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


以艺术史的观念,给大家一个完整系统的展览,而不是碎片化的特展或者精品展,正是这次绘画展背后的策展理念。


马宝杰馆长说:“原则就是哪件作品能够说明这一段历史,这件作品就上展。从这个角度来选择展品,恰好这些展品又是大家认为的精品、国宝,那纯属巧合。”

△ 《簪花仕女图》(局部)

中国绘画“晋尚故实”;唐代继承前代并吸收外来艺术营养,绚丽的工笔彩画和以线条为主的白描日臻成熟,人物画尤其夺目;宋代崇尚写实、讲究意境,“文人画”渐成体系。


放在时代背景下,不仅能发现唐代有唐代的特征、宋代是宋代的特征,还能看到绘画风格怎样从唐代走向宋代。

△  五代 董源《夏景山口待渡图》

五代时期董源的《夏景山口待渡图》也是被溥仪带到东北的一件国宝。策展人尤其推荐大家去了解这幅作品:“明代董其昌把中国山水画分为南、北宗,最推崇王维和董源,王维的画作已经消失在历史长河中,但目前还能看到几幅与董源有密切关系的作品。”

△ 五代 董源《夏景山口待渡图》(局部)

董源的山水画“平淡天真”、“格高无与比也”。元代赵孟頫、明代董其昌、清代“四王”等都深受董源画风影响,将其绘画审美及笔墨技法等方面融汇于各个时代,对中国山水画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但董源的笔墨技巧、风格乃至整个艺术的图式又是从唐代传承而来。宋人在评论其画作时就认为“水墨类王维,着色如李思训”。


中国古代绘画艺术几千年,如一条奔流不息的大河,我们只远远看见了它或波澜壮阔、惊涛拍岸,或潺潺流水、碧波荡漾的几处绝好景致,却忽略了整体。

△ 明 仇英《清明上河图》(局部)

以艺术史的观念,或许我们还可以想一想这条河从哪里发源,怎样从一处流到另一处,其中是否有支流汇入或者流向绝境,怎样的环境塑造了这些景致,以及怎样塑造了我们现在的艺术审美。



策展人杨勇透露,目前辽博正在准备二期换展,同时也在筹备其他展览。比如《传移模写——经典绘画摹本展》,如果顺利的话年底就能跟观众见面。


为何要举办摹本展?因为公众对摹本存在认知存在误区,认为摹本就是假画的代名词。辽博想用展览告诉大家:“对传统经典书画作品的临摹是中国书画艺术传承和发展不可或缺的过程,也是中国绘画艺术技巧传承非常重要的方式。”

△ 唐 张萱《虢国夫人游春图》,第一期没有展出

如果没有宋人摹顾恺之《洛神赋图》,现在的我们也看不到“翩若惊鸿,婉若游龙”的神采。


△ 宋摹《洛神赋图》(局部)


新中国成立初期,这种摹画也还在延续,“辽博建馆初期,很多展览并不具备展示原件的条件,于是请了当时非常著名的画家于非闇先生、冯忠莲先生来辽博,临摹了一大批重要馆藏作品,比如《虢国夫人游春图》《清明上河图》《写生珍禽图》等。”


不久的将来,我们能看到的不仅仅是原作,还有原作和摹本的对比、绘画技巧的传承和突破,以及中华绘画艺术的代代相传。


↓ 左 右 滑 动 观 赏 ↓


CCTV《文化十分》栏目面向社会长期征集原创稿件(未在任何平台公开发表过),稿件主题围绕文化热点话题、文化观察、艺术评论、文艺界人物等方面,一经采用,稿费最低500元,上不封顶。 


投稿邮箱:

wenhuashifenxmt@126.com



制 | 任永蔚

制片人 | 石岩

主编 | 纪萱萱

记者 | 梁霄 李程

编辑 | 李   端

运营 | 邓   荣


往期节目推荐

  甄子丹的“三重门”

  这部古装剧的东方美学,30年来竟无人超越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